每个行业都有约定俗成的规矩,手机圈也不例外。对于消费者而言,买手机附送耳机和充电器是喜闻乐见的,至于买手机送预装应用?尽管谈不上“赠送”,但想必大家也已习惯这样的出厂设定。
不过,近日相声演员岳云鹏在微博上向广大手机厂商发出了灵魂拷问:买的手机本是128GB内存(这里的内存应指闪存,后同),但打开一看可使用内存只有112GB,那是不是应该只收112GB的钱?大概知道隔行如隔山的道理,岳云鹏最后还补了一句:还是说收128GB的钱是合理的?这条消息发出后引发了网友的共鸣,多数人都认为自己不应该为手机系统和预装应用所占的内存买单。
CNMO发现,在一些科技媒体的评论区,画风则完全不一样,有人调侃称“这叫公摊面积”,还有人直接怼岳云鹏“无知”。或许是争议性太大,岳云鹏删除了相关微博。
微博删了,问题还在。归根结底,手机出厂再带的软件以及系统所占的内存,该由消费者买单吗?
系统和预装软件是使用前提
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的是,没有自带系统和预装软件的手机是没有灵魂的,或者说它根本无法使用。放大到整个消费电子领域,这个“潜规则”也是说得通的。所以不占用那些所谓的内存,就没有手机体验一说。
一般而言,手机厂商也会在产品页进行补充性说明。比如苹果在iPhone 12系列的页面中便用小字进行了说明:实际可用容量会由于诸多因素而减少并有所差异。依据型号和设置的不同,标准系统配置会占用约11GB到14GB容量 (其中包括iOS和预装App)。这些预装App大约占用4GB,你可以随时删除或重新下载。存储容量基于软件版本会有所变化,并可能因设备而异。
CNMO翻阅小米11 Pro的产品页,也看到了类似的注解:由于操作系统运行占据了部分内存(RAM),实际可用空间小于标识内存容量;由于安装操作系统和预装的程序占据部分闪存(ROM),实际可用存储空间小于标识闪存容量。
苹果产品页说明
苹果将iOS系统和预装App统称为标准系统配置,并告知消费者它们会占用约11GB到14GB容量。而岳云鹏手机的标准系统配置为16GB,尽管不知道是不是iPhone,但这个数值我们认为是在合理范围内的。
可以看到,手机厂商都会明确告知系统和预装软件会占用存储空间的事实,大家在购买前是有知情权和知情渠道的,并不存在欺瞒消费者的情况。
能不能直接标实际容量?
说到这,可能有人还是会“心有不甘”,标称128G实际却只能使用112GB,这样的心理落差还是很难消弭,厂商何不直接标明实际容量?岳云鹏在微博下也评论称,系统和软件也占内存,那可不可以把系统和软件占的内存直接厂家消化,说多少内存就给我们多少内存?
其实这个问题在前面官方给出的说明中也能找到部分答案。绝大部分手机厂商都不自己生产存储元件,而是从存储元件厂商处进行采购。因而,供应链能提供什么样的元件,手机厂商基本上也只能被动接受。如果从全球化和各司其职的思路来看,这里的“只能”也可以改成“只需要”。
众所周知,计算技术中广泛采用的数制是二进制,二进制是用0和1两个数码来表示的数据,它的基数为2,因此基本上消费电子领域的存储容量都是2的倍数,或者2的N次方。闪存厂商按照2的N次方来做成固定的容量是最为便捷的,这可以降低生产成本,精简生产线。
手机的闪存容量自然也是按照2的N次方来进行设计的,所以大家常见的手机存储容量都是64GB、128GB以及256GB等,包括手机运行内存也是类似的情况。
手机厂商在被动接受固定数值的闪存或内存元件后,的确有主动修改可用容量的权力。但问题的关键在于,“可用容量”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,不同的机型,以及相同的机型通过系统升级后,都会导致闪存数值的变化。按照上述网友的逻辑,闪存数值变化会不会也带来心理落差呢?
甚至于,如果手机厂商标容量版本时依据的是可用容量,那么市面上的手机容量版本便会成千上万,做不到统一,这难道不会让消费者更加迷惑?给那些记性差的人留条活路吧——问:你的手机多大容量的?答:好像是113.1415926GB吧。
别多想,你只是在为零件成本买单
在一位博主发起的关于“手机预装软件占用的内存该由消费者承担吗?”的投票下,选择“不应该的”网友超过8成,不过评论区声音整体更为理性,为了说服那80%多的投票网友,他们不得不搬出“20年幼儿园”的文字功底,还不忘做类比。有网友就打了一个比方:洗衣机很多功能我不会用到,但是你能要求厂家把那些功能删掉然后缩小体积或者降价吗?
洗衣机也好,智能手机也罢,都已经不是工业制造时代的单纯产物,消费者对它们有着更多智能化功能需求。而要达到消费者的期待,硬件和软件结合是必要的途径。正如前文所说,失去系统和必要的预装应用,智能手机就会变成一块板砖。
简单来说,无论是系统、预装应用还是存储单元,都可以看作是智能手机的必备零件,当我们为系统和软件买单时,也只是为手机的零部件买单而已。
当然,CNMO也观察到了部分网友真实的看法。这些人认为,一些预装软件并不能删除,需不需要用应该自己做主,而不是手机厂商替自己做主。一边占用手机存储空间,一边还向软件厂商收费,简直离谱。
这种手机厂商“便宜占尽”的做法当然应该抵制,不过前提是这些预装软件无法自由卸载。事实上经过行业整顿后,主流厂商已基本做到了这一点。只要将应用使用权交还给用户,厂商依靠应用推广获取一定的收益倒也无可厚非。
而且CNMO欣喜地看到,魅族已经在魅族18系列上掀开“三零”篇章,零广告、零推送和零预装的特性带来了极其纯净的系统体验。我们不妨期待,魅族之后下一个吃螃蟹的人。
编辑:吕润林
上一篇:中国厂商及应用出海收入30强发布 FunPlus第一 下一篇:苹果全新手机OS来了!造型变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