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
首页 > 数码 > 相关报道 > 正文

先导智能为46 大圆柱电池智造提速、提质、降本提供解决方案

相关报道 2025-04-22 11:05:00
[摘要]先导智能率先洞察到这一产业风向,通过全流程设备整合与技术创新,逐步构建起行业领先的解决方案能力,为46系列电池的产业化提供了关键支撑。

 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与电动汽车产业迅猛发展的浪潮中,46系列大圆柱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、快充性能等优势,逐渐成为行业技术升级的关键方向。然而,尽管其应用前景广阔,由于生产工艺复杂、设备精度要求高,目前具备46系列大圆柱电池规模化量产能力的企业屈指可数。

  先导智能率先洞察到这一产业风向,通过全流程设备整合与技术创新,逐步构建起行业领先的解决方案能力,为46系列电池的产业化提供了关键支撑。

  全流程一体化生产,提升制造效率与一致性

  在46系列大圆柱电池的生产过程中,制造工艺的复杂性一直是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。先导智能通过整合制作电池浆料、卷出电芯,到组装、充放电测试,再到最后打包成电池组等工序,构建了完整的生产闭环。

  其中,先导智能自主研发的高效激光焊接系统,不仅将焊接速度提升至传统工艺的6倍,同时通过检测系统,确保焊接合格率稳定在99.8%以上。在注液环节,先导智能创新的分段压力控制算法大幅缩短了电解液渗透时间,配合基于工业互联网的RFID追溯系统,实现了生产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。值得一提的是,该生产线还布局了超高速的“高速旋转木马”多工位,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与灵活性,应对生产任务切换更轻松。

  节能化与柔性化设计,降低综合制造成本

  化成分容环节的能耗问题长期制约着电池生产的成本控制。先导智能的解决方案采用了多层级的节能设计:在硬件层面,通过“积木式”组合方案实现了紧凑型模块化布局,减少了设备占地面积、提升了电能利用率,降低了成本。

  在系统层面,先导智能创新的智能控温技术能够将电池温差精确控制在±1℃范围内,相当于为电池打造了一个“恒温空调房”,从而大幅提升电池容量的一致性。此外,先导智能还引入了更加灵活高效的柔性分选模式,该环节可根据不同客户的分档标准进行适配,有效处理多批次电池的差异化需求。

  实现机器人全自动生产,精度达微米级

  在电池生产的最后环节——“打包成电池组”(CTP)中,先导智能大胆创新,引入高度自动化生产线。该生产线以机器人为主导,实现了涂胶、压铆、测试等关键工序的高度自动化与精准化。其中,压铆精度高达±0.1mm,远超行业标准。这一变革不仅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,更大幅降低了人工操作带来的安全风险及人力成本。

  凭借超高自动化水平,先导智能成功将单线产能推至新高度,达到每小时33万颗电芯。这一突破性的产能成绩,使先导智能为电池制造业树立了新的标杆。

  随着全球电池产能扩张,具备高效、稳定、低碳特性的智能制造方案,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。先导智能的技术突破,为46大圆柱电池的规模化量产提供了可行路径。其全流程协同、节能化设计及高精度自动化的技术框架,或将成为行业参考标准。

编辑:张芬

相关热词搜索:

上一篇:抖音足球少年行 2025县域青少年足球邀请赛 在北京大兴正式开赛

表达看法

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