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Canalys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的全球腕上智能可穿戴设备报告。报告显示,该季度全球共出货了4170万只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,其中智能手表3200万只、占总出货量的比例高达76.7%,而智能手环则只有970万只,不到手表出货量的1/3。
早在2020年第四季度前,全球智能手环的出货量还是超过智能手表的,但在此之后手环就明显出现了“由盛转衰”的迹象,其销量已连续六个季度持续下跌。
在早期,智能手环刚刚面世,它既拥有智能手表的部分功能性,又比智能手表更便捷。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,智能手环拥有了更丰富的画面和相对更大的屏幕尺寸,还加入了健康指标监测等实用功能,在实用性、可玩性与便捷性都能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需求。
这也代表着我们以百元的价格就能记录运动、刷卡、检测睡眠……相较于价位集中在1500元、甚至2000元以上的智能手表,智能手环才应该是“薄利多销”、更偏向大众消费者的走量产品。
然而曾经占据腕上可穿戴设备市场大半份额的“智能手环”出现了“日薄西山”的衰退迹象。消费者现在反而更偏好高价的智能手表,这又是为什么呢?
大部分智能手环用户都是年轻用户群体,对于智能手表和手环的需求已经从“新奇好看的装饰品”转向“腕上健康监测设备”,虽然手环能够承担着看时间、监测运动过程中的健康指标,以及装饰功能。相对而言,无论是日常出行还是运动健身,智能手表的功能更丰富,更能满足使用需求。
就从产品本身而言,智能手环的体积和表带宽度确实比智能手表和普通手表都要小,屏幕显示时间看起来也非常便捷。但较小的机身和更低的成本,也意味着智能手环无法容纳一些较为高级的传感器,而且无法自动识别很多常见的运动类型,提供给用户的数据量也比较贫乏。
并且,在早期苹果和华为等品牌所推出多款表现出色的智能手表,也因为他们逐步打开智能手表的市场,带来众多厂商进入赛道,随着国内厂商“内卷”般的营销制造,智能手表的价格开始不断下探,某些智能手表的价格也才四五百元,虽然被调侃为“手表外形的大手环”,但在外人看来已经是手表,更加上档次一些。
而随着国产智能手表的增多,让智能手表的价格不断降低,与智能手环之间的价格差距越来越小,明明可以加点钱买个智能手表,为什么还要买智能手环呢?
手环份额逐步被智能手表蚕食,也表明大家的消费开始升级,以及对智能穿戴设备的广泛接受,度过了尝鲜阶段。
编辑:张书嘉
相关热词搜索: 为什么价格亲民的智能手环反而没人买了
上一篇:三年原地踏步,消息称三星 Galaxy S23 / S23 Plus 的前摄将提升至 12MP